全球热议:大模型之争,腾讯假装不急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AI蓝媒汇(ID:lanmeih001),作者:伊柒,创业邦经授权发布。
五月中旬的股东大会,当被问及ChatGPT风口下,腾讯为何略显低调时,马化腾回答:你先别急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互联网企业都有很多的积累,都在做,我们也一样在埋头研发,但是并不急于早早做完,把半成品拿出来展示。
Pony马认为,大模型的关键在于把底层的算法、算力和数据扎实做好,更关键的是场景落地。
相信我们有很多场景是可以落地的,目前(我们)还在做一些思考。
但在短短一个月后,腾讯就想通了。
6月19日,腾讯云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召开行业大模型及智能应用技术峰会,第一次公布了腾讯云行业大模型的研发进展。
准确的说,是腾讯设计的行业大模型服务解决方案:和百度、科大讯飞亦或是OpenAI不同,腾讯在会上没发布传闻的混元大模型或是某某GPT,而是围绕B端需求,反复强调自家大模型是为“具体场景设计的具体应用”。
从时间线上来看,腾讯算得上国内公布大模型进展最晚的科技大厂之一,友商集中发布大模型的2023年二季度,腾讯股价三个月内跌去了11.12%。
此番开会堆料应用场景,终于算是跟市场、跟投资人有个交代。Pony马可以说他们不急,但在公司内部,其实不可能不急。
腾讯,做了个消费品“AGI也需要场景落地,有针对性地筛选数据、优化算法。”
先前,AI蓝媒汇(ID:lanmeih001)与一位AIGC公司创始人对话时,对方曾谈到ChatGPT类型的通用大模型的应用,并判断AGI(通用人工智能)的下一步是找到具体应用,具体优化。
而腾讯的大模型策略,则选择了另外的路线:绕过与友商类似的通用大模型产品,直接根据行业需求进行定制。
暂且不去猜测,腾讯在通用大模型方面进展如何,至少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,通用大模型其实没那么必要:
虽然大家对通用大模型期待很高,但它不一定是满足行业场景需求的最优解。
他认为,企业所需要的是在实际场景中真正解决了某个问题,而不是在100个场景中解决了70%-80%的问题。
腾讯选择的路线,是直接找顾客:抛出“大模型精选商店”概念,即买即用,做成消费品。
官方的解释是这样的:就像走进一间超级服装店,门口就有“推荐款”…进来的客人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,自行DIY定制“专属款”。
一个月前马化腾提出的场景落地,终于得以验证。
腾讯希望传递的信息是,相比于推崇通用大模型,定制的解决方案更好用,更能解决问题。汤道生表示,在具体实施中,“模型、数据和算力是大家需要格外关注的三个点。”
模型与数据有着密切的关联。自ChatGPT首次公开至今,信息准确性不足始终是行业未能解决的问题,张冠李戴时有发生。腾讯的解法是将数据库细分,用针对性的垂直行业或企业数据,让模型的输出更细致、精准,便于管理和修正,体量的减小和效率的提高,也意味着算力成本的降低。
算力则是大模型时代的硬件底座,“高性能、高弹性和高稳定的算力,对于大模型的训练和使用至关重要”。
垂直行业的数据库,云服务和高性能计算集群组合,便于客户应用,成为了鹅厂大模型的卖点。
这当然是对的——因为友商一样正在做。腾讯能绕过通用大模型发布,却终究绕不开应用领域的竞争。
拼手速,抢客户我们最开始以为这是互联网十年不遇的机会,但是越想越觉得这是几百年不遇的、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,所以我们觉得(AI)非常重要。
同一众业内人士相似,对外,马化腾将大模型带来的窗口视作科技甚至文明的又一奇点,而对内,对公司而言这也是一个拓展业务,甚至改变行业格局的机会。
行乐须及春,风口也理应赶早。但显然,在大模型的亮相环节,腾讯已经慢了。
下一场竞争是应用端——找人买单这件事,务必不能再多耽搁。
关于应用,行业的解题其实是思路相似的,但具体解法略有不同:微软将ChatGPT整合进搜索和办公,百度、科大讯飞等企业也陆续将各自大模型整合进写作、翻译、营销……将AI带入自身擅长且需要增量的领域,成为行业的一种默契。
腾讯,选择将大模型覆盖企业级应用和云服务,汤道生甚至在演讲中专门“建议”企业管理者使用云厂商工具,搭建一体化的模型服务:“这样效率比较高,节约训练、运维的成本和时间。”
此前,在财报会议上,腾讯方面表示希望提高云业务的收入边际,减少亏损的项目,进一步追求“高质量”的增长。而相关报告显示,腾讯云在2022年下半年国内公有云IaaS + PaaS的市场份额,已从11.1%减少1.2%至9.9%,排名也从第二跌到了第四。
行至2023,大批科技、互联网行业友商,都在依托大模型概念和技术谋求增量。尽管马化腾认为“有很多公司太急了,感觉是为了提振股价,我们一贯不是这种风格”,尽管刘炽平表示“我们也不急于马上上台去抢一个位子,位子已经在那了,场景、用户、服务都已经在那了”,但尽早,总归是更好。
毕竟,作为游戏、社交、办工等诸多领域的头部大厂,腾讯在风口之中的任何一步拖沓,对市场情绪和业务开展都不会是利好。
对于此番大模型进展公布,市场反应其实平平。6月19日收盘,腾讯控股单日跌幅1.6%,截止21日,三日内跌幅已达6.23%。
有投资者认为,手握大量社交和办公场景的腾讯,此举是务实之选。但也有用户表示,“炒完概念,该看看订单了。”
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创业邦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如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