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一”期间亮点多 点燃银川消费新需求 当前快播
中国商务新闻网根据全国消费提振年、自治区消费需求促进年要求,以及自治区、银川市消费促进安排部署,为进一步提振信心,抢抓“五一”黄金周消费契机,银川市商务局组织相关商贸流通企业积极报名参与消费券发放,将于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开展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,加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稳趋暖。
一是发放政府消费券提振信心,真金白银助力大件商品和民生消费。由银川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,带动企业、金融机构投入1170万元,发放汽车、家电、百货、超市、餐饮等业态消费券。
发放汽车消费券300万元,4月29日至5月3日银川国际会展中心举办“宁夏国际车展”期间,组织有关汽车销售企业通过“我的宁夏”APP发放汽车消费券。燃油汽车推广车型方面,购买20万元-30万元新车给予3000元/辆补贴,名额200辆;购买10万元-20万元新车给予2000元/辆补贴,名额400辆;购买10万元以下新车给予1000元/辆补贴,名额100辆。新能源汽车推广车型方面,购买20万元以上新车给予4000元/辆补贴,名额300辆;购买20万元以下新车给予2000元/辆补贴,名额150辆。以上名额共计1150辆,具体名额根据实际申领使用情况统筹安排调整。
(资料图)
发放智能家电消费券280万元,4月29日至5月3日,组织有关辖区及家电销售企业开展智能家电、家电下乡等活动,通过“无界商圈”平台,满10000元送2200元,按照自治区确定的8%标准给予补贴,在微信端扫码直接实现满赠。具体名额以实际申领使用情况统筹安排。
发放超市消费券200万元,4月29日至5月7日,组织相关企业在“多点”平台发放满100送30元消费券,将发放超市消费券10万张,通过“多点”APP消费实现满赠。
发放百货消费券120万元,4月29日至5月7日,组织相关企业通过“无界商圈”平台发放满500减100元,满1000减220元消费券,在微信端扫码直接实现满减。
发放专项美食消费券20万元,4月28日-5月3日,“凤城集市 寻味乡野”乡村美食一条街期间,发放满100减20元,满50减10元消费券,市民可通过扫描展销商户微信二维码直接满减。
联合银联出资80万元共同发放“浓情半价吃拉面”活动专项消费券,4月29日-5月3日,发放“满8元减4元吃拉面”专项消费券30万张,每人每日限用1张,活动期内每人限用3张。通过扫描云闪付二维码直接实现满减。
二是策划开展46场消费促进活动,全面推动消费市场活力释放。强化政企、部门横向协作、纵向联动,通过“政府搭台,企业唱戏”,充分调动各部门、各企业、各商户积极性。联合中国电信宁夏分公司、中国银联宁夏分公司,组织新华百货、阅彩城、万达、国芳百货、新华联、悦海新天地、北京华联、王府井百货、新百连超、小任果业等全市百余家连锁门店共同参与,“五一”期间开展“数字生活节”“宁夏国际车展”“汽车家电下乡”“阅海湾水上公园灯光秀”“婚博会”“城市好货节”“超级粉丝节”“肆意生活节”等大型消费促进活动46场,涵盖新能源汽车、绿色家电、亲子休闲、餐饮娱乐、服饰高化、百货超市等全业态。活动期间,组织商圈附近33家国有停车场的5886个停车位全天免费开放,允许“阅海湾水上公园灯光秀”万寿路附近临时停车,全面释放消费市场活力,让充满烟火气的银川热起来、嗨起来、火起来。
三是组织开展特色餐饮美食活动,美食美景畅享生活。为充分挖掘银川市特色美食,弘扬地方特色美食文化,打造地方餐饮特色品牌,我市将结合“五一”小长假,组织开展“凤城集市 寻味乡野”乡村美食节餐饮美食系列活动,4月28日-5月3日,览山公园东广场将开启乡村美食一条街,敬德街、新昌路、阅彩城中街、第八大街、怀远夜市等特色美食街区也准备了丰富的美食品鉴活动,以美食为媒,集中为消费者呈现富有区域饮食特点、地域民俗文化氛围和别样地方风味的美食盛会,旨在让游客朋友们用最少的时间、最短的距离体验银川美食文化、感受银川美食热情。也希望广大支持银川餐饮发展和爱好美食的朋友,约上三五好友,带着家人亲戚,到现场体验美食文化享受美好生活,带给大家一次难忘的“舌尖上的旅行”。
四是齐抓共促,确保节日消费市场安全稳定繁荣有序。活动期间人员密集、货物集中,商务部门将聚焦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认真组织消防、市场监管、交通等部门和辖区政府,以及商贸流通企业高度重视并严格落实好消防、食品安全等保障和交通组织等,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,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、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等各项制度规定,严防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。加密并延长商圈周边公交线路,推进柔性执法,实行首违免罚,倡导诚信经营,建立消费者投诉快速反应机制,实行游客投诉先行赔付,让消费者感受到银川的诚意和温度。
下一步,银川市商务局,坚持创新驱动,不断开辟消费促进新局。继续聚焦业态创新、模式创新、方式创新,以“四个转变”为抓手,不断开辟消费促进工作新局面。 (李世玲)